2025年1月10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举办了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2025年1月)(总第17期)。本次论坛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邀嘉宾以及校内外师生近百人,于大连瀚闻资讯公司报告厅与线上会议室共同参与了本期论坛。论坛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创始人致辞,论坛联合创始人张晓涛院长与童友俊董事长发言,共同展望2025年论坛的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为主题报告,进行2024年外贸形势分析及2025年展望;第三阶段为专题报告,分别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影响与应对”和“俄罗斯贸易与产业发展初探”。会议由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庄天宇研究员主持。



创始人致辞
论坛伊始,国际贸易形势论坛联合创始人张晓涛院长和童友俊董事长分别发言。创始人首先回顾论坛自2023年9月创立以来的系列成果,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紧扣国内外热点议题,凭借胆识与专业能力,精准剖析并前瞻预测,目前已举办至17期。开年之际,国际贸易形势突变、全球贸易前景充满迷雾,我国对外开放将要迎接更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期论坛重点聚焦2025年全球贸易展望、影响分析及应对,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论坛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展望未来,双方满怀希望,将继续致力于形式创新、质量精进与内容拓展,以打造更具深度与广度的交流平台,力争在2025年再创佳绩,并期待更多机构的鼎力支持。
主题报告阶段
蓝庆新(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副院长、教授)发布了题为《2024年外贸形势分析及2025年展望》的研究报告:

蓝庆新教授从四方面展开报告。首先,2024 年前11月我国货物贸易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趋势,增速优于2023 年,前四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韩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等贸易方式均实现增长;服务贸易方面,逆差逐渐收窄,竞争力提升。其次,贸易增长亮点频现。货物贸易领域,机电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及船舶汽车产业出口表现突出;服务贸易领域,知识密集型服务和旅行服务增长显著。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成为外贸增长的有力引擎,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迅猛,国际市场拓展步伐加快。此外,外贸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RCEP的生效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推进以及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为我国外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逆全球化的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以及主要经济体增长的乏力,构成了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特别是目前我国汽车、光伏等行业正遭受高额关税的冲击。最后,展望 202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奠定发展基调。在地缘政治不稳、特朗普关税政策激进等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我国需把握机遇,配合强劲韧性的优势产业及政策措施,降低对美市场依赖,借助新兴经济体发展推动外贸增长。
专题报告阶段
张晓涛(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院长、教授)做了题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影响与应对》 的专题报告:

张晓涛教授指出,当前国际贸易正处于一个大转折背景下的趋势性区间,转折自2008年开始,逆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剧、单边主义愈发兴起,如今各国愈发重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他强调未来十年是中美竞争的关键期,尽管有合作信号释放,但竞争主旋律不变。生产与贸易犹如上下游紧密相连,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地位虽难以被单个他国取代,但多国叠加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击,故在中美竞争中应高度关注全球产业链的重塑进程。2025年世界经济复苏充满变数,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同时面临传统贸易摩擦持续施压和新型摩擦兴起的双重挑战。然而,我国已具备成熟的经验与手段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变局,外贸企业亦积累了应对不利外部挑战的丰富经验,各类政策实施也将产生积极效应,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内外贸一体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重大机制,都将助力中国外贸应对挑战。总体来看,2025 年中国外贸仍具韧性。
童友俊(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董事长,政协大连市委员会第十四届 常委)参与对话环节:
童董事长表达了对报告观点的高度认同,强调回归常识与逻辑的重要性。报告从外部冲击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系统区分趋势型与冲击型的不确定性挑战,从而清晰解读不确定性背后的复杂因素。作为企业负责人,建立信心基于更具体的分析,基于企业的信息技术优势、专业人才储备,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外贸企业便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韧性。延伸至国家层面,基于客观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深刻理解到我国的外贸韧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有利因素之上,这不仅对民企、社会有指导意义,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参考。
吴 铮(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分析师)做了题为《战争与和平:俄罗斯贸易与产业发展初探》 的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俄乌战争对双方贸易的影响展开。吴铮分析师首先回顾了俄乌战争的爆发及超乎预期的持久态势,指出这场冲突在军事和经贸领域给中国带来诸多启示。在贸易数据方面,通过分析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军事援助的情况,发现乌克兰战争准备并不充分,俄罗斯相对更充分,但相关数据因军事援助申报问题存在局限性。其次,俄欧贸易呈现波动,脱钩趋势加剧,而中俄贸易在战争期间变化显著,迅速变得高度紧密而互补并加速“脱欧入亚”,但由于中俄市场体量与产业定位的差异使其意义对两国不尽相同。从产业结构看,俄罗斯产业发展停滞,主要在原油和部分化工金属产品有优势,中国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完善。此外,不同的国策使得生产要素迥异的中俄两国在寻求发展与安全平衡的国策方针上也存在差异,并因此对两国未来的道路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胡增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助理教授)参与对话环节:
胡增玺老师在发言中首先对吴分析师在中俄贸易领域所开展的深入研究给予了高度赞扬,其研究成果引发对于战争与贸易关系的思考。他指出,中俄贸易因中国全产业链优势、俄罗斯资源优势及国际形势,形成了畸形结构。由于俄罗斯资源丰富,若其专注于资源供应者角色会更加理想,但历史上俄罗斯并非如此。谈及俄乌冲突影响,胡老师表示,冲突扰乱全球贸易航道,使靠近战场的国家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生活日用品需求显著下降,冲击当地百姓生活。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成立背景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闻资讯”)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于2023年9月创立。论坛坚持将中央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学科、人才优势与中央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瀚闻资讯拥有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以及作为创新型、高影响力的独立国际贸易研究智库优势,将社会力量与学术力量相结合,将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将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举办全球贸易形势研讨会,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宗旨
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主张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主办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
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